在钢铁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是常有的事。但那些被替换下来的旧零件,真的就只能当作废铁处理了吗?在方大萍安钢铁安源炼铁厂进料车间,有一群“爱捡破烂”的员工,他们用智慧和巧手,让一件件“退休”的配件重新焕发生机,不仅省下了真金白银,还为安全生产添砖加瓦。
电葫芦的“第二春”
2025年年初,安源炼铁厂喷煤工序更换了一批防爆型电葫芦。换下来的旧电葫芦直接报废?不!车间的维修师傅们坐不住了。
“这些电葫芦虽然不能满足在喷煤使用的要求了,但在别的地方还能继续‘发光发热’!”大家一合计,决定给它们找新“岗位”。
于是,车间K1、J5、S5等几处皮带机头部成了它们的“新家”。经过测试,这些旧电葫芦完全能够胜任对电机、减速机甚至合适长度皮带等重物的吊装任务。
以前中晚班遇到突发情况,还得临时请吊车司机从家里赶来,要额外支付费用不说,还不一定来得及。现在有了这些“上岗再就业”的电葫芦,每月至少节省数百元吊车费用,维修效率也大大提升,作业更安全、更高效。
偏置气动钟阀“复活记”
如果说电葫芦的再利用是一次“轻量级”操作,那偏置式气动钟阀的修复,就是一次真正的技术攻坚。
当钟阀已经过了使用寿命时,按理说可以正常报废。但车间的维护人员却不这么想。他们知道每一个钟阀价值上万元,如果能修好,就能为企业节省一大笔成本。
于是,在日常忙碌的间隙,他们一次次拆解、研究、拼接、试用,还主动联系厂家,获取指定型号的零配件进行补强。最终,这些原本即将报废的钟阀,重新恢复了功能,焕发了“第二次生命”。
废铁也能变“宝藏”
当然,也有一些确实无法修复的报废件。但维修师傅们的节约行动没有停步。“就算要当废铁,也要利用好最后一丝价值。”他们从中拆出铜芯、合适的螺栓等有用部件,再按程序申报回收。
“我们不是舍不得扔,而是舍不得浪费。”一位生产骨干这样说道。朴实的话语背后,是一种把企业当成自己家的责任感。
正是凭借这样的理念,进料车间在废旧配件的二次利用中不断“挖潜”,不仅为企业省下了大笔开支,更在无形中培育了“把企业当成自己家”的企业文化理念。(邱灿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