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武集团中南股份炼铁厂煤焦生产作业区备煤班有这样一名普通员工,他2014年入职后,一直在生产一线奋战。虽然负责的是皮带区域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环境比较差,但他从来没有任何怨言,只是踏踏实实地干,并且总能在岗位上创新创效,不断解决各种生产难题,得到作业区的充分认可。他就是煤焦生产作业区备煤二班组长陈浩。
在适应中收获成长
“我是2003年就参加工作,2014年从劳务工转正成为合同工,这么多年来我坚持奋发进取,立足岗位降本增效,与企业一起成长进步。”“我的奋斗过程虽然与其他高校毕业的青年员工有所不同,看起来有些曲折,但我一直保持积极心态。在筒仓建设的那些艰难挑战的日子,累但收获很大,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陈浩回忆道。
2021年,因工作需要,陈浩担任新焦化备煤的组长。面对刚刚整合的班组以及优化后的人员不足,为了提升班组成员的素质能力,他认真梳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坚持从焦炭生产到干熄炉排焦、运输料线等整个生产流程,对转岗到班组的职工进行认真培训,详细查阅相关工艺资料,尽量把知识、技能讲得透彻明白,让新进员工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理解生产组织相关知识。
在协同中形成合力
结合近年来企业生产形势严峻,为做好形势任务教育,陈浩经常利用班组成员工余聚集时开短会、定目标、统思想,从岗位点滴行动来降低各种介质消耗。他和班组成员提出并实施的水泵循环水替代设备冷却水进行加压供给的方法,有效降低了循环水的使用量。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陈浩经常这样讲,无形中积极影响身边同事。在工艺攻关过程中,他始终坚持低成本战略,严格按照“目标不变、任务不减、标准不降、干劲不松”的工作要求,全身心投入到降本增效攻坚中。通过专业培训、思想引导,持续调动全员降本增效积极性,深挖降本潜能。在他的带领下,班组全员行动,同向发力,制定、落实降本增效措施,今年7月提出合理化建议25条,实施改进课题7项,创造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在创新中创造价值
工作中,陈浩善于观察、思考。他发现煤粉碎机锤头转向和煤流同向时(简称顺向),粉碎机电流约25A,锤头转向和煤流反向时(简称逆向)电流约31A,相差约6A,再根据电表数据记录,锤头顺向运行比逆向运行少用电约4000度/天。目前3组焦炉粉碎机倒机周期:顺向运行14天→逆向运行7天,经现场观察、讨论,为节约用电,可将倒机周期改为:顺向运行17天→逆向运行4天,一周期为21天(3周),现变更运行模式已经稳定运行21天,节电约1.2万度,经设备室核算确认,降本增效9840元。此项目被评选为炼铁厂降本增效金点子奖!
这就是陈浩,他用初心时刻指引着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以昂扬的斗志奋斗在为企业降本增效的攻坚路上,积极践行“三个一”(每一分钱都要较真、每一分钟都不耽搁、每一个人都有担当),为企业降本增效献计出力,与企业一起成长进步。(袁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