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重庆钢铁公司炼钢厂炼钢车间,时常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他手持检测工具,听、摸、看......动作熟练操作利落,脚步匆匆却沉稳有力。他叫刘厚强,炼钢厂炼钢车间机械设备点检。
“多学一门技术,就多一份保障,说不定以后能派上大用场。”
1994年,抱着学技术的想法他入职重庆钢铁,开始与机械设备打交道。他一路摸爬滚打,钻研沉淀,一干就是20多年。如今的他早已不再是初出茅庐的青涩少年,成为了设备点检领域的“行家里手”,凭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先后获得公司2022年二季度员工之星,2023年公司、中南钢铁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中国宝武铜牛奖等荣誉称号。
2005年,刘厚强调到炼钢厂炉检车间做机修钳工。
“这是挑战,更是机遇,我不能退缩。”他暗暗给自己打气。
面对陌生的设备,他虚心向老技工们学习,“师傅,这新设备我‘两眼一抹黑’,您可得多教教我......”
此后,每次检修他都冲在前面,在不断地摸索与实践中,他逐渐掌握了设备特性。2008年他取得机修钳工高级职业资格。
在该公司环保搬迁的关键时刻,老区技术力量薄弱,设备老化严重,备件到货周期漫长。望着破旧的设备,他眉头紧锁,“设备要是垮了,生产就完了,必须想办法。” 他召集班组员工,坚定地说:“咱们自己动手,能修一台是一台,坚决不能掉链子。”
那段时间,他带领班组员工日夜奋战,成功修复60余次LF炉钢车和冶金车辆,节约外委维修费超80万元。
他曾参与炼钢厂转炉烟罩和汽化冷却系统升级,从策划到施工严格把关,使整体工期提前9%,设备稳定运行。也负责过转炉吊挂机构改造,消除了重大设备隐患。
2024年,刘厚强在各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
在降本增效上,他针对氧枪氮封圈频繁损坏问题进行改造,使月消耗从10个降至2个,全年节约64万元;对汽化系统高压泵进行自修复,修复20台,节约35.5万元。
在技术攻关上,他参与“炼钢厂210T转炉副枪设备功能状态攻关” 项目,提出6项针对性建议并组织实施,使副枪投用率提升5.79%。
这就是他,一位常年背着工具包,踏过严寒酷暑的设备人,手电筒在昏暗厂房和狭窄间隙中,无数次为他照亮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张颖 刘双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