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罗辉
如何才能在建立科学、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的同时,大力提升物流运输能力、降低钢铁企业运营成本,使利益最大化?
今年初以来,鞍钢集团攀钢西部物联公司按照鞍钢集团首次党代会确立的“建设西部最具竞争力的智慧物流企业”既定目标,充分发挥技术先进、装备精良、人才荟萃、供应链完整等优势,聚焦物流管理、经营创效、成本管控3种能力提升工作,全面构建起攀钢统一的物流业务管理和运营平台,实现以专业化运营推动协同化发展。该公司还以搭建智慧物流信息系统为依托,打造了可以将供应、生产、销售等环节业务集中管控的现代物流综合服务保障体系,形成了较强的区域影响力,积累了丰富的保供运输经验。
1月—9月份,攀钢西部物联各基地实现同规模物流降本约5.87亿元,成本降幅达11.96%。
创新方法 提升管理能力
该公司将“统筹协同、智慧运营、效率优先、贯穿执行”的理念贯穿物流管理各个环节,不断创新管理方法,突出实效性,注重融合应用,打造出自身管理特色。
该公司全力构建“管干一体、责权利对等”的物流管理新模式。该公司一方面充分发挥攀钢赋予其的物流管理中心职能,通过业务深度介入、管理流程创新再造、供产销协同攻关等,统一管控资源、优化运输模式,建立了《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物流管理办法》,厘清了物流与供应、生产、销售部门间的对接流程;另一方面制订《2023年—2025年物流发展规划》《2023年生产经营白皮书》《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物流管理专项考核实施细则》等,进一步明确了该公司的发展目标和各项生产经营指标,加强了物流运行监管。此外,该公司还启动了一体化数智化物流平台项目建设,推动实现生产、采购、销售、库存、物流、财务等全业务流程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物流效率。
为满足攀钢物流专业化整合后的管理要求,西部物联结合自身实际,迅速启动了“公司直管作业区”短流程先进管理模式变革。自“公司直管作业区”短流程先进管理模式变革施行以来,西部物联各基地内部的各项工作任务可以直接由指挥端传达至各作业区执行端,缩短沟通时间,工作效率也由此提高。
管理模式的变化也为该公司职工带来了思想和行动上的改变,为该公司打造最优秀、最专业的一流物流经营实体打开了新局面。
夯实基础 提升成本管控能力
钢铁产业是“大进大出”产业,钢铁企业的物流体系庞大,具有供应链长、运输方式多、物料种类多等特点。如何才能有效地拓展钢铁企业的物流成本下降空间?西部物联再一次以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该公司紧紧围绕“攀钢2023年物流成本同比降低10%以上”的目标,直击“难点”“痛点”,扎实开展一系列工作,为实现物流降本目标夯实了基础。
该公司一方面积极做好物流降本工作策划,制订《2023年物流降本工作实施方案》,确定降本措施及项目清单,动态管理降本项目,构建物流降本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物流降本例会制度,定期召开周、月会议,协调解决降本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建立物流成本统计规则及分析体系,实现供产销物流成本精细管控;另一方面深度梳理供、产、销环节,分解细化供应物流业务193项、生产物流业务299项、销售物流业务687项,结合自身供产销物流业务及成本现状,有针对性地制订降本措施,形成物流降本项目64个,确保实现2023年降本6.54亿元的目标。
加速“两变” 提升经营创效能力
今年初以来,该公司坚持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认真梳理四川省攀枝花市弯丘、密地、桐梓林、黄瓜园等专用线资源,确定了13个核心创效项目,实时跟踪管控。1月—9月份,上述13个核心创效项目实现收入14500万元。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组织开展生产经营管理知识培训、经营创效分享会、生产经营调研、内部单位对标等,提升经营单位管理效率和创效能力,加快实现由“作业区”向“公司”、由“保产单位”向“保产+创效单位”的两个转变。
围绕对外创效,该公司深入开展隐性物流业务调查,深度介入生产基地外委(外延)物流业务,承接攀枝花区域外委加工矿运输、西昌区域提钒尾渣运输、冶金焦运输等业务。同时,该公司还规范合同管理流程,优化审批规则和分工,进一步提升合同审批效率;不断完善业务外委规则,降低经营风险,每周跟踪合同签订情况;规范业务外委招标管理,指导各经营单元开展业务招标工作。在此基础上,该公司还制订并发布了《全员营销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和《对外创效奖励方案》,激发了全员的生产经营活力。今年1月—8月份,该公司新增业务102项,产值达6317万元。
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聚焦绿色物流。该公司大力推广绿色技术,采用氢能重卡从攀枝花金江工业园区运输高钛渣和钛渣至攀钢聚钛科技厂区,采用精矿管道系统和电能重卡从攀枝花白马铁矿运输铁精矿到西昌经久工业园区。同时,西部物联厂区内的通勤新能源客车置换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今年8月份,该公司携手国内新能源汽车龙头企业,围绕新能源重卡产品及绿色物流整体解决方案展开了深入合作,以攀枝花白马铁矿至西昌钢钒铁精矿为运输场景,逐步采用了25辆纯电牵引车,以清洁能源运输赋能绿色物流产业发展。
《中国冶金报》(2023年10月11日 08版八版)